在传统手工业中,师承一直是一条渊源的脉落,现在紫砂行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汤渡合作社(现紫砂工艺一厂)成立初期七大老艺人的门徒,由此可见师承的严谨和必要,不过这也不是注定的,要想在一个行业内出类拔萃,仅靠师承是不够的,更多的是依靠努力和勤奋。
紫砂行业差不多已成为了丁蜀镇的支柱产业,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得天独厚的五色土养育了勤劳的丁蜀人民,紫砂行业人员何其多,而大部分人仅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。
这几年确实是中国紫砂发展的黄金时期,但很多玩家和制壶人心中也有隐忧,繁荣的背后一定蕴含着风险。中国紫砂发展的历史并不算很长,发展期主要在明、清两代,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文人的参与。中国紫砂自明清以来留下的典籍并不多,但数量非常有限的典籍中多有文人的加入。以前的文人多成为了官员,因为学而优则仕,不少人在仕途上难免有不顺和浮浮沉沉,一旦不如意了,闲暇时便将这种情绪转向了艺术,和紫砂艺人的合作、酬唱也是常有的事。特别是明中期,文人参与紫砂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帮助艺人提升紫砂的美感。当时的社会给它们提供了宽松的分为,有的虽不为官,但仍然是文人,还是受人尊敬。大家熟知的蔓生壶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。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民国。顾景舟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师也唱与吴湖帆、汪亚尘、唐云等文人合作,制作了一些经典作品。这两年,顾老的两把石瓢在上海和北京的拍卖会上屡创天价,艺术家刻绘的雅致和海派气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。
作为紫砂从业者,当然希望中国的紫砂将来更理性、更好地发展,出现更多的经典作品。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都是双向的,创造作品的人和收藏作品的群体必须互动起来,才能共同推动这一门类的艺术发展提高。从这一角度来说,藏家的水准和艺术修养显得格外重要。紫砂艺术如果和其他门类的艺术结合得越多,将来的空间会更大。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像吴达徽、陈曼生、唐云等人物充实在收藏家队伍中。但这可能是一种奢望,因为当前社会急功近利,官不官、文不文。以前是有学问的人才能做官,做官的大都是文人,现在社会硕士、博士一大堆,但真正的文人没几个。所以紫砂壶只能是一个商品,或者说是一件高价位的商品,一种炫耀。很少有人会关注一把壶的内涵和精神,甚至融入其中的作者的理想了。